稀土議題使中美緊張關係再次升溫,大陸宣布對稀土展開新的管制措施,美國總統川普隨即宣布將對大陸商品加徵高達100%關稅,進一步引發市場的劇烈震盪。 法人觀察,上周新興亞洲資金流向,整體呈現淨流入,外資買超南韓9.1億美元最多,其次買超印度3.8億美元、台灣2.1億美元。而越南、泰國、菲律賓則呈現小幅度賣超。 中國信託策略優利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羅世明表示,美中因稀土事件使得緊張關係升溫,川普宣布11月1日將對大陸產品加徵100%關稅,觀察川普過去的政策風格,關稅政策為川普政府貿易談判的手段或籌碼,事實上,中美貿易結構相當龐大且複雜,重要戰略物資除了稀土,如黃豆、半導體晶片及設備、高科技軟硬體產品等,都需要兩國進一步協商。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若AI及台股等有結構性題材的標的出現較大拉回,則可逐步低接布局。從觀察整體盤勢來看,台股企業獲利持續復甦循環,台灣上市櫃公司總獲利2024年在AI熱潮帶動下超過4兆,2025年預估為4.3至4.4兆元,2026年可望達到4.9至5.0兆元,再創高峰,有望支撐台股持續創下新格局。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越股受惠成功升級富時新興市場,本次升級也替原先因越南邊境市場身分而無法參與的外資敞開大門。國際券商進一步預估,越南市場升級題材將吸引外資回流越股,涵蓋主、被動資金,資金規模將達到60至80億美元,樂觀情境下甚至可突破百億美元。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強調,印度為內需大國,印度政府積極透過政策來刺激消費復甦,先於上半年推行所得稅減稅,9月實行GST稅率改革,政府也全力打造資金充裕環境,包括調降CRR以釋出流動性、央行三度降息,在目前通膨持穩下,12月有望再降息。 在接二連三政策利多的刺激下,印度消費展望正面,也挹注相關企業獲利表現。近期在印美貿易談判樂觀氣氛及外資持續流入提振下,印度股市表現逐步回神,外資目前輕倉印度,可見下檔風險已有限,預期隨著企業獲利展望逐步上調,可望推升第四季印度股市表現。 <摘錄工商-◎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