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重新聚焦原油供應過剩前景,鑒於烏克蘭對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攻擊的影響有限,原先因攻擊而宣布暫停原油裝載作業的新羅西斯克(Novorossiysk)港已重新恢復運作,使得短期供應中斷的擔憂情緒有所緩解,市場焦點也再度回歸到供過於求的前景。 OPEC+日前釋出訊號表示,將在2026年第一季暫緩增產計畫,被市場解讀為組織正試圖因應持續增加的庫存與需求放緩的挑戰,且展望一向較為樂觀的OPEC月報也在上周一改先前針對來年市場供應短缺的預測,指出2026年全球油市在組織成員國與非OPEC+國家持續擴大生產的情況下,不排除出現小幅的供應過剩。 而隨後公布的IEA月報更示警市場需求增速疲弱,加上當前地緣政治與俄油制裁的不確定性,恐令原油陸上庫存囤積增速,未來即便部分產油國開始削減產量,長期供應擴張的趨勢也難以翻轉,最終將造成既有庫存難以消化的結構性風險。 另一方面,自美國10月底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公司實施制裁以來,烏拉爾原油的價格持續出現大幅回落,並已創下近三年來的新低水位,主因中國和印度兩大買家為避免觸犯美國限制而遭受二級制裁,近期開始陸續轉向其他替代進口來源,而克里姆林宮10月份的石油收入也因此驟減27%。(國票期貨提供,楊淨淳整理) <摘錄工商-◎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