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抗議者聚集在中國恆大廣州辦公室外,要求這家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退款。與此同時,恆大在中國的銷售額持續下滑。全球負債最多的開發商恆大幾個月來一直試圖向購房者、員工和投資者發出信號,表明其3000億美元的債務問題已得到控制。就在上週,其億萬富翁創始人承諾重新開工建設其許多停滯不前的項目。但是,挑戰不斷增加。週二,恆大表示,去年的房地產銷售比上年下降了39%,並且由於海南地方當局的行政處罰,恆大已被責令拆除該省的數十棟建築。恆大沒有說明為什麼會受到處罰或具體會如何處理,只是表示會「妥善處理」。恆大已成為中國經濟和一度繁榮的房地產行業面臨困境的象徵。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和借貸之後,恆大一直難以找到所需的現金來支付逾期帳單和未償還貸款,以及為中國各地建造數百萬套公寓的工人支付拖欠工資。去年春天,恆大向許多員工及員工家屬尋求資金,將其打包成高息貸款形式,作為該公司財富管理的一部分。週二上午,其中一些投資者和員工聚集在廣州恆大辦公室外要求還款。影片和照片顯示,大量警察在場,憤怒的抗議者高呼「恆大還錢!」10月,員工加入了購房者和恆大承包商和行列,在中國南部的省政府辦公室和公司總部前抗議。這些抗議活動很快被當地警方平息。恆大陷入困境的部分原因是北京決定通過限制中國大型企業獲得銀行貸款來打壓這些公司的借貸習慣。與許多中國開發商一樣,恆大在打擊行動期間仍然能夠通過預售未建公寓來籌集資金。但其巨額債務最終嚇跑了許多購房者,給整個房地產市場潑了一盆冷水。由於現金短缺和時間耗盡,恆大現在欠下已付房款的購房者的公寓超過一百萬套。該公司在錯過向外國投資者付款的關鍵期限後,於12月進入違約狀態。在未來幾個月內,該公司還要支付數十億美元的外國債券。該公司尚未承認違約,但在週二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該公司表示將「繼續積極與債權人保持溝通」。週二,恆大在停牌一天後復牌,港交所的投資者一度感到樂觀。在交易的頭幾分鐘,股價上漲了9%以上,之後熱情減退,股價以1%的較小漲幅收盤。投資者似乎在等待可能重組的消息。政府官員已加入恆大於去年12月成立的風險委員會,以幫助引導該公司。從那以後,恆大承諾開工建設數百個停滯不前的開發項目,但沒有解釋將從哪裡獲取用於開工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