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恆大集團和另一家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支付數百萬美元債務的最後期限到來,中國負債累累的房地產市場正在進入算總賬的時候,這對中國政府的說法構成了考驗,它稱其有能力處理經濟面臨的威脅。恆大的總債務在3000億美元以上,為了避免債權人逼債,恆大需要在美國時間本週一結束時籌集到8200萬美元的現金。這家開發商曾在上週晚些時候表示,無法如期支付另一筆2.6億美元的款項,投資者認為這意味著恆大正開始走向最終的倒閉。週一,亞洲股市的恆大股價下跌了20%。另一家陷入困境的開發商佳兆業集團必須在週二向債券持有者支付4億美元,該集團此前表示,它提出的債券交換方案未能在上週得到足夠多投資者的支持。幾個月來,隨著開發商越來越難弄到現金償還飆升的債務,中國房地產行業一直讓全球股市處於緊張狀態。購房者需求放緩、許多城市房價下跌,以及中國政府打擊銀行過度放貸的做法,都讓開放商的現金流受阻。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本月將有13億美元的美元債券到期。據高盛估計,到明年4月,這個數字將躍升至170億美元。如果恆大和佳兆業無法按時支付,中國領導人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兩難狀態。如果允許大公司突然倒閉的話,有可能破壞房地產市場和金融體系穩定。但如果施以援手,則可能發出一種信號,那就是政府將出手救助背負巨額債務的房地產公司。「監管機構現在左右為難,」麥格理集團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說。「如果他們出手,未來肯定會有更多過度冒險的行為,」胡偉俊還說。「如果他們不出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將給經濟帶來更大的痛苦。」中國領導人手頭擁有一大批工具來停止恐慌,包括對銀行和金融部門的嚴格控制,以及不讓媒體頭條出現令人震驚的新聞的能力。儘管如此,當局正在為遏止破壞採取額外措施。週一,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降低了銀行以備不時之需的存款準備金率,在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的情況下,讓銀行有更多的放貸能力。中共中央政治局週一強調,政府應該「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恆大總部所在地廣東省的官員已在週末派工作組入駐公司,幫助其解決財務問題。當局未明確表示是否準備為維持恆大的運營採取干預措施。此前,恆大在上週五晚間披露,將不再有能力履行財務責任,並將開始與債權人討論債務重組的計劃,這令市場和監管機構感到震驚。政府隨後約談了恆大創始人許家印,監管機構同時發布了一系列聲明,向市場保證恆大的困境不會蔓延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中國監管機構把恆大的問題歸咎於其管理層,同時試圖說服公眾,金融體系的其他部分是安全的。央行曾指責恆大「管理不善、盲目擴張」。銀行和保險監管機構雖然對最近的事態發展表示關注,但補充說,恆大的問題「不會對銀行業保險業的正常運行造成任何負面影響」。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稱房地產行業「總體保持健康發展」,並承諾支持開發商「合理正常融資」。瑞銀集團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說,中國領導人在放鬆信貸的同時嚴厲批評恆大,似乎是在暗示,他們準備讓恆大破產,但正在採取措施確保整體經濟不受影響。「至少有一個圍繞恆大的問題似乎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從違約的角度來看,恆大不是『大到不能倒』,」汪濤說。中國房地產業目前面臨的許多問題源於政府為遏制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不計後果的借貸習慣而做出的決定。由於擔心房地產泡沫,央行去年制定了「三條紅線」,強迫房地產公司在尋找更多資金之前,降低自己的債務水平。恆大的財務困難最初出現在今年夏天,現已蔓延至更廣泛的房地產市場,讓其他開發商也更難籌集到資金。今年9月,恆大在一筆美元債券的支付幾近違約後,曾讓全球股市擔心。那之後,恆大在最後時刻支付了幾筆其他債券的利息。由於切斷了銀行融資,其他房地產開發商很快發現,美元債券市場也變得越來越難以利用。在帳面上,恆大對債券持有人、供應商和其他人欠下了逾3000億美元的債務,同時據一些分析師估計,公司帳面外的債務可能也接近這個數字。新的財務借貸也開始湧現出來,比如恆大在今年早些時候陷入困境時,曾強迫員工借給公司高息貸款。恆大上週說,債券持有人要求公司支付2.6億美元,這是恆大首次公開承認其債務責任。據高盛估計,恆大可能還有逾1560億美元的隱性債務。幾家其他房地產開發商也出現了債務違約問題,包括豪華房地產商花樣年,這家公司的問題出乎市場意料,因為花樣年從未拖欠過任何付款。目前尚不清楚中國政府將採取多大措施來阻止危機蔓延到更廣泛的行業。佳兆業是僅次於恆大的中國第二大海外債務借款者,它面臨在週二對其一筆債券做出最後償還的壓力。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面臨即將到來的付款期限。規模較小的開發商中國奧園集團說,投資者要求公司支付6.51億美元的債券。要想存在下去,房地產公司可能需要找到新的資金來源。週一,花樣年讓人們有機會得以一窺該公司希望如何解決債務問題。公司在社群媒體帳號上轉發了董事長潘軍接受採訪的報導,題目是《置死地而後生》。潘軍講述了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在不賺錢的情況下仍競標土地。他還說,公司沒有完全理解政府「三條紅線」的重要性。「國家已經在調控了,在反覆地強調,」潘軍說。「但是我們沒有部門來做風險提示。」他說,公司現在已從錯誤中吸取了教訓,每天都在積極地與債權人和監管機構交流。潘軍補充說,我們「沒有躺平」,「躺平」指的是一些中國年輕人尋求放鬆,而不是緊張工作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