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亞灣拆彈!油槽遷移洲際貨櫃中心 |
|
政府和企業共同砸近1,600億元的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 填海造陸計劃,將扮演土地騰龍換鳳的功能,除第七貨櫃今年6月陸 續點交給長榮海運之外,多家石化業者投資的油槽等石化設施,也將 在9月陸續完工啟用,亞灣199座油槽將同步開始啟動遷移,隨著亞灣 區推動5G AIoT產業示範區,被視為「是一顆不定時炸彈」的199座油 槽,將可望陸續拆除。 高雄亞灣已成國家推動5G AIoT產業示範區,區內也有多家五星飯 店、購物商場以及豪宅,人口越來越密集,因此,位於前鎮河兩側的 199座石化儲槽,過去雖對高雄產業貢獻良多,但在城市轉型發展過 程中,已被視為一種空間威脅,「是一顆不定時炸彈」。 高雄都發局表示,199座油槽所有權人包括中油、榮化、台塑、勝 一化工、建豐、台聚(華運)、宜昇、紘洋化學、以及奇美油倉等九 家石化業者,前鎮河南側的甲種工業區面積約42.6公頃,北測特倉跟 甲工約23.83公頃,油槽占地面積合計大約66.43公頃。 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的石化儲運中心,正是199座石化 儲槽的未來去處,為了在空間使用上「騰龍換鳳」,中央和地方選定 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的填海造陸計劃。 台灣港務公司指出,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共填海造陸422.5公 頃,交通部航港局和港務公司共同出資,實際投入432億元,完成填 築新生地、19座碼頭、公共建物和公共設施等,其中,第七貨櫃中心 碼頭和腹地共149公頃,已出租給長榮海運,今年6月陸續點交測試, 長榮海運2023年5月啟動第一階段營運;另42公頃的散雜貨櫃碼頭, 主要作為大宗散雜貨公用用途,其中,S19號碼頭為建通公司承租作 為煤炭裝卸專用,其他用地由港務公司陸續規劃招商。 二期工程的石化儲運中心231.5公頃土地,則由中油、台塑、中石 化、華運、旅順等承租,興建石化儲槽完工後,中油既有的130座前 鎮儲油槽將陸續搬遷至此,其餘八家石化業者在前鎮的69座油槽,因 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的石化儲運中心工程進度較快,將從今年9 月開始搬遷。 中石化表示,承租總面積5.43公頃規劃興建的液氨、苯酚等石化產 品儲槽,總投資約32億元,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面積4.19公頃, 預計今年11月底竣工。 中油等石化業者投資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工程的油槽預算共約1,1 61億元,中油表示,中油使用土地約203公頃左右,正施工興建138座 油槽等,最高容量可達5萬公秉,預計投資536億元。中油規劃2027年 6月30日才能全部完工,預計2029年完成搬遷130座前鎮儲油槽,遷移 進度恐將與原先的規劃有些落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