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面對房地產危機,中國銀行業壓力空前 |
|
中國龐大的銀行體系是世界上最大的銀行系統,對房地產危機存有巨大敞口:其近40%的銀行貸款與房地產有關。先是世界上負債最多的開發商中國恆大,之後是數十家房地產開發商拖欠或無法償還海外債券,銀行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中國房地產問題的規模——巨額債務、住房供過於求,以及消費者對購房越來越謹慎——意味著政府可能在未來幾年被迫花費巨額資金救助銀行。 北京官員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突顯出房地產債務給政策制定者帶來的艱難選擇。例如,他們允許銀行在貸款到期前給借款人更多的時間,這一舉措可能收效甚微,只會把問題推到未來。然而,這可能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借款人和貸款人都可以繼續採取不謹慎的做法,以期獲得救助。而且,這也會讓銀行遲遲不能開始向生產率更高的企業放貸。 香港經濟研究公司東方融資的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安德魯·科利爾說,「如果中國不能命令銀行沖銷房地產市場的不良貸款,利息成本將繼續侵蝕經濟,而過多的資本將繼續浪費在沒有價值的投資上。」 儘管如此,幾乎沒有人認為中國不斷下跌的房地產價格會像15年前的美國那樣引發一系列大型銀行失控倒閉。中國的銀行系統持有全國五分之四的金融資產,包括大部分債券,其規模太大,政府無法任其倒閉。 政府直接或間接地持有幾乎所有銀行的控股權,因此,除了擁有廣泛的監管權力之外,它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銀行的命運。中國的金融體系主要依賴一年或一年以上的銀行貸款,不是2008年迅速貶值、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可交易證券。監管機構還阻止了大部分的大宗資金進出中國,這使得中國的金融體系幾乎不受外國資金突然撤離的影響,1997年和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由這種情況在中國周邊國家引發的。 但中國房地產目前的問題根源在於多年來的瘋狂放貸和投機性過度投資,這給政策制定者帶來了巨大挑戰。 今年3月卸任前不久,時任中國副總理的劉鶴在一次講話中警告說,房地產給中國帶來了危險。 「房地產領域風險如果處置不當,很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必須及時干預,」他在1月份於瑞士達佛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 在最近幾週的採訪中,四位了解中國金融監管行動的北京和上海人士詳細介紹了監管機構如何努力應對與房地產相關的風險。所有人都要求匿名,因為他們沒有被授權公開發表評論。 首先,中國監管機構在不良貸款(即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的判定上給了銀行很大的裁量權。這使得銀行可以推遲上報財務損失的時間。 熟悉監管體系的人士說,允許銀行在債務人難以償還貸款時予以展期的政策實際上始於疫情期間。該政策旨在讓銀行在處理因疫情或封鎖而銷售額暴跌的公司時提供迴旋餘地,不會迫使銀行為不良貸款預留額外資金。但這種寬鬆政策一直延續到今年,並應用於規模大得多、問題更嚴重的房地產行業。 此外,其中三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對中國20家最大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進行了詳盡的壓力測試,以確保它們在房地產進一步損失的情況下具有抵禦風險的能力。 上述三位人士表示,去年冬天進行的壓力測試發現,這些銀行(全部是國有銀行)能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大幅惡化的情況下生存下來。但至少有一半的銀行可能需要額外的資本,以確保它們能夠繼續滿足日益收緊的國際儲備資金標準。 歐洲各國央行也成立了一個工作組,自行收集和分享各自國家商業銀行在中國放貸的信息,儘管迄今為止,它們還沒有發現什麼風險敞口。 這些人士說,中國戰略的一個關鍵部分是,將處理房地產損失的成本分攤到更長的時間裡。這可能使銀行能夠利用其他貸款的潛在未來利潤,抵消房地產開發商貸款的損失。 中國近一半的房地產相關貸款是抵押貸款,主要是住宅貸款。由於房主按時甚至提前還款,抵押貸款的損失幾乎不存在。 長期以來,中國對首付款的要求遠高於西方監管機構——首次購房者的首付款比例至少為購房價格的20%或30%,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高達70%。 為避免損失首付款,家庭幾乎從不拖欠抵押貸款。因此,這些貸款對商業銀行來說一直是豐厚的利潤,它們收取的利率比銀行支付給儲戶的利率高出幾個百分點。政府最近敦促銀行降低抵押貸款利率,幫助家庭騰出現金用於消費,但銀行拒絕這樣做。 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是商業銀行和監管機構最擔心的問題,但它們在銀行整體財務中的作用是有限的——香港分析師科利爾估計,這些貸款占銀行貸款的6%到7%。中國的銀行與政府聯繫緊密,在要求開發商還款方面具有影響力。 中國銀行面臨的另一類問題客戶是地方政府的金融附屬機構,它們代表地方政府借款。這些機構從銀行借的錢是全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兩倍。 它們幾乎都涉及房地產開發和相關活動,比如修建道路、橋樑和其他基礎設施。由於私營開發商沒有資金競標,它們可以在地方政府的拍賣會上斥巨資購買土地。如今,這些金融附屬機構面臨著嚴重虧損——但由於它們和銀行最終都由北京控制,因此問題進展緩慢。 銀行、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都希望北京最終會出手相助。但到目前為止,中央政府並沒有表現出多少熱情。 「整個系統在拖著,」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執行合伙人萊斯特·羅斯表示,「一直在等待,等待,等待某種紓困,但至今也沒等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