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美關稅交鋒升級之際 中國再度降准提振經濟
|
|
中國央行將釋放近1,750億美元流動性,以便商業銀行增加放貸規模和償還短期借款,這是中美貿易戰升級之際中國政府為提振國內經濟作出的最新努力。 中國央行周日發表聲明稱,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此舉出台之際,美國已對2,5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並宣稱將對另外2,570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 經濟學家稱,中國領導人急於提前應對貿易交鋒對經濟的任何潛在影響,並提振投資者對萎靡不振的股市的信心。上證綜指自今年年初以來已下挫約15%,與此同時,人民幣兌美元自4月中旬以來已貶值逾9%。 中國央行稱,此次降准將總計釋放人民幣1.2萬億元(約合1,747.2億美元)流動性。其中,人民幣4,500億元(約合655.2億美元)將用於商業銀行償還將於本月到期的短期債務,另外人民幣7,500億元將被投放到金融市場。中國大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將從現在的15.5%降至14.5%。 中國央行在國慶黃金周即將結束時採取的此次降准在市場普遍預期之中。在此之前,中國今年已三次下調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還推出了一些財政措施,例如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以及敦促地方政府增加基建開支。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經濟學家丁爽在談到中國決策者的意圖時說,在目前貿易戰的形勢下,中國高層不希望外界認為中國經濟疲軟,他們非常看重實現今年的增長目標。 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實施的最新一輪關稅上月開始生效。特朗普政府還計劃明年年初把針對這些商品的關稅稅率從目前的10%上調至25%。 這些懲罰性措施已經對中國製造業產生不利影響。隨着出口訂單下降,民營的汽車、机械等產品製造商在9月份停止了擴張,同時大型國有製造企業的產出繼續下滑。 經濟學家還預計,美國對華關稅到明年將給中國出口行業帶來壓力。上個月,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將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6.1%,理由是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引發擔憂。 中國政府的保增長措施也存在風險。分析人士稱,最新的降准舉措可能導致已在貶值的人民幣進一步承壓。雖然人民幣貶值能幫助在貿易戰中遭殃的中國出口企業,但如果貶值幅度過大,則會催生對中國經濟增長和資本外流的擔憂。 中國央行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底外匯儲備餘額降至逾一年來最低水平。中國央行已採取了提振人民幣的措施,包括重啟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定機制中的“逆周期因子”。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明在央行降准後寫道,決策者有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特定水平的政策選項,比如加強資本管制。他還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的概率極小。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政府不大可能出台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後推出的那種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因為中國今年經濟增速仍有望達到政府設定的6.5%左右的目標水平。 過多的寬鬆政策可能破壞政府去槓桿舉措的成果。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中國的信貸環境都較為寬鬆,截至2017年底,中國債務規模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已超過240%;過去兩年來,中國政府控制債務的努力抑制了金融系統內部的槓桿,但整體經濟層面的槓桿依然高企。 另外,中國最近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導致豬肉供應趨緊,加之中國許多城市租金明顯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對物價上漲的擔憂,進一步加大了中國政府支撐經濟的難度。 中國政府近些年的定向措施未能減輕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融資壓力,因商業銀行認為這些企業風險較高,更願意貸款給國有企業。經濟學家預計,決策者將通過財政舉措進一步放鬆政策,可能還會繼續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丁爽表示,政策意圖是轉向偏寬鬆的中性政策。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9月份上調基準利率後,中國央行迄今尚未加息。美國加息往往會提振美元,令新興市場貨幣承壓。 中國決策者到目前為止一直避免降息,投資者認為降息是比降准力度更大的寬鬆措施。降息可能會給人民幣帶來更大壓力,並且進一步沖淡中國政府去槓桿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