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國考慮限制中國公司在美銷售電信設備
|
|
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出於對國家安全的擔憂,特朗普(Trump)政府正考慮採取行政舉措限制部分中國公司在美國市場銷售電信設備。 如果真的採取上述舉措,將意味着中美在科技和電信領域日益加劇的糾紛顯著升級。受影響的公司可能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 Corp., 0763.HK, ZTCOY, 000063.SZ, 簡稱:中興通訊),這兩家公司都是世界領先的電信設備制造商,他們發現自身正逐漸被捲入一場國際紛爭。 美國國防部官員本周表示,他們正採取行動,要求全球的美軍基地暫停銷售華為和中興通訊手機。美國官員擔憂中國政府可能命令本國制造企業篡改其產品,以便在美國進行間諜活動或破壞通信網絡。華為和中興通訊已表示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 知情人士稱,最新行動可能會在未來幾周以白宮行政命令的形式出台。目前考慮的一種可能性是限制與美國政府做生意的公司使用可能造成國家安全風險的公司制造的網絡設備。 不過,仍然存在很大的複雜性,包括行政命令所涉及的確切範圍,且白宮還未作出最終決定。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一名發言人表示,官員們目前對此事不予置評。 中興通訊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華為對潛在的行政命令不予置評,僅表示安全和隱私是該公司的優先考慮事項。 華為發言人表示,該公司的產品在全球170個國家銷售,在包括美國在內的每一個華為開展業務的國家都符合隱私、安全和工程方面的最高標準;華為仍致力於在所有業務領域保持公開、透明,公司要澄清的一點是,沒有哪個政府曾要求華為對網絡或設備的安全性或完整性作出妥協。 美國此舉的主要原因是,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擔心中國政府可能利用這些公司的網絡設備監聽或干擾美國網絡。華為和中興通訊一直否認其設備構成任何安全風險。但美國及其幾個盟友最近對這兩家公司的設備在網絡中使用情況加大了審查力度。 該問題加大了美中兩國的貿易摩擦。長期來看,美國官員還關心是中國還是西方民主國家將贏得開發下一代網絡的競賽。 今年,美國商務部已禁止美國企業把產品出售給中興通訊,指控該公司違反了之前涉及朝鮮和伊朗的制裁協議。而華為也因類似的問題面臨美國司法部的調查。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最近也啟動規則制定程序,預計最終將限制服務提供商使用聯邦普及服務補助金購買華為和中興通訊的設備,主要受影響的可能是中小型和農村電信公司。 美國政府還在加緊研究辦法,進一步封堵美國技術轉移到中國的途徑。 中國官員已警告,如果美國加大針對華為等公司的行動力度,中國將採取報復措施。 總部位於聖迭戈的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QCOM)已陷入該爭端的旋渦,該公司收購荷蘭汽車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 NXPI)的交易遇阻。隨着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平台期,高通需要通過本次收購實現產品線多元化。但中國已推遲對該交易的審批。由於這兩家公司在中國有大量銷售業務或資產,中國有權決定是否批准收購。 美國兩黨的一些議員對潛在电子間諜活動感到擔憂。 一名發言人表示,參議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副主席、弗吉尼亞州民主黨議員Mark Warner的確認為,需要嚴肅對待外國電信公司對美國系統構成的潛在風險。 中美還在下一代網絡技術方面展開交鋒,中國希望發展這一技術並在全球打造和經營網絡,而美國試圖加以阻止。 不過,一些行業管理人士表示,美國的潛在行動也引發了棘手問題,比如該行動是否應僅針對核心網絡設備,還是也涵蓋手機設備。 倡導團體美國信息技術產業理事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uncil)副會長Pamela Walker表示:“解決全球供應鏈安全問題是科技行業一貫的首要任務。未來,我們敦促決策者與供應商和承包商共享信息,以提高供應鏈內的安全與保障級別。” 官員們已在考慮是否可以使用安全測試來甄別一些可疑設備,此舉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簡化工作,但也會帶來新的複雜性。 華為是全球最大無線設備供應商,也是第三大智能手機生產商。自2012年一份美國國會報告聲稱華為的設備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以來,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公司幾乎完全被擋在美國電信市場之外。 近期,中興通訊已成為美國市場第四大智能手機供應商。 |